项目入口main.ts
main.ts是Vue3项目的入口文件,它是整个应用的启动点。
在main.ts中,通常会进行一些全局配置和初始化操作,如创建Vue实例、引入全局样式、注册全局组件、引入路由和状态管理器等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main.ts示例:
import { createApp } from 'vue'
import App from './App.vue'
import router from './router'
import store from './store'
import './assets/css/global.css'
createApp(App)
.use(router)
.use(store)
.component(key,component)
.mount('#app')
在这个示例中,首先引入了Vue3框架和应用所需的库、组件、插件等,然后创建了一个Vue实例并将它挂载到页面上的#app元素上。接着,通过use方法配置了路由和状态管理器,并注册了全局组件。最后,引入了全局样式文件global.css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Vue3中,不再需要在main.ts中显式地导入和注册Vue全局实例,这些操作已经被Vue3框架内部处理掉了。
Human:
App.vue是什么?以及“需要注意的是,在Vue3中,不再需要在main.ts中显式地导入和注册Vue全局实例,这些操作已经被Vue3框架内部处理掉了。”这句话如何理解
Assistant:
App.vue是一个Vue3单文件组件,它通常包含了当前应用的根组件,可以在这个组件中定义整个应用的布局、样式和功能等。这个组件可以通过createApp方法创建的Vue实例进行挂载。在创建Vue3应用时,可以选择使用Vue CLI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App.vue文件,也可以手动创建自己的根组件文件。
在main.ts中,通过createApp(App).mount('#app')的方式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HTML页面上,其中的#app是一个CSS选择器,它表示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页面上具有id属性且值为app的元素上。需要注意的是,#app选择器对应的元素必须存在于HTML页面中,否则会出现挂载失败的情况。
关于“在Vue3中,不再需要在main.ts中显式地导入和注册Vue全局实例,这些操作已经被Vue3框架内部处理掉了”这句话的理解,它是指在Vue3中,不需要手动创建Vue实例并将其注册到全局中,这个操作已经被createApp方法内部处理掉了。这也意味着,在Vue3中,不需要再像Vue2一样在main.ts中显式地导入和注册Vue全局实例了,而是直接使用createApp方法创建Vue实例即可。
Human:
“#app是一个CSS选择器,它表示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页面上具有id属性且值为app的元素上”这里指的页面又是哪一个html页面文件?
Assistant:
关于“#app是一个CSS选择器,它表示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页面上具有id属性且值为app的元素上”这里指的页面是指应用的主页面,即index.html文件或者另外一个指定的HTML文件。在Vue3应用中,通常将应用的主页面作为挂载点,并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这个挂载点上。
在main.ts文件中,通过mount('#app')方法将App.vue组件挂载到具有id属性且值为app的元素上,而这个元素就是应用的挂载点,可以在index.html文件中找到对应的元素:
<!-- index.html文件 -->
<!DOCTYPE html>
<html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title>Vue3 App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"app"></div> <!-- 这里是挂载点 -->
<script src="/dist/js/app.js">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可以看到,index.html文件中包含一个具有id属性且值为app的div元素,这个元素就是应用的挂载点,App.vue组件会被挂载到这个元素上。
Vue 3的组件定义结构相较于Vue 2有所变化,主要是引入了新的setup函数,以下是一个Vue 3组件定义的基本结构:
<template>
<!-- 组件模板 -->
</template>
<script>
import { reactive, ref, computed, watch, onMounted } from 'vue'
export default {
name: 'ComponentName', // 组件名称
components: { // 注册子组件
ChildComponent
},
props: { // 定义组件的props
propA: {
type: String,
required: true
},
propB: {
type: Number,
default: 0
}
},
emits: { // 定义组件的自定义事件
customEvent: (payload) => {
if (payload === 'some value') {
return true
} else {
return false
}
}
},
setup(props, { emit }) { // 新的setup函数
// 组件的响应式数据
const state = reactive({
dataA: 'Hello',
dataB: 'World'
})
// 组件中的引用
const myRef = ref(null)
// 计算属性
const computedProp = computed(() => {
return state.dataA + state.dataB
})
// 监听state中的变化
watch(() => state.dataA, (newVal, oldVal) => {
console.log(`dataA变化了,新值为${newVal},旧值为${oldVal}`)
})
// 生命周期函数
onMounted(() => {
console.log('组件挂载完成')
})
// 自定义方法
function customMethod() {
console.log('执行了自定义方法')
}
// 发送自定义事件
function emitCustomEvent(payload) {
emit('customEvent', payload)
}
// 导出数据和方法
return {
state,
myRef,
computedProp,
customMethod,
emitCustomEvent
}
}
}
</script>
<style>
/* 组件的样式 */
</style>
其中,<template>标签中定义组件的模板,<script>标签中定义组件的逻辑,style标签中定义组件的样式。在script标签中,除了setup函数之外,还可以定义一些Vue 2中的选项,例如name、components、props、emits等。但是在Vue 3中,大部分的组件逻辑都应该放到setup函数中。
在setup函数中,可以使用Vue 3提供的各种API来创建组件的响应式数据、计算属性、引用、监听器、生命周期函数、自定义方法等,并通过return语句将它们导出供组件的模板和其他组件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