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对象
面向对象三大特征:封装、继承、多态。
面向过程:当需要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,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要亲力亲为,详细处理每一个细节。面向对象:当需要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,不关心具体的步骤,而是找一个已经具有该功能的人,来帮我做事儿。
如果成员变量没有进行赋值,那么将会有一个默认值,规则和数组一样。
通常情况下,一个类并不能直接使用,需要根据类创建一个对象,才能使用。
导包:也就是指出需要使用的类,在什么位置。import 包名称.类名称;
对于和当前类属于同一个包的情况,可以省略导包语句不写。
创建,格式:
类名称 对象名 = new 类名称();
Student stu = new Student();
使用,分为两种情况:
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
一旦使用了private进行修饰,那么本类当中仍然可以随意访问。但是!超出了本类范围之外就不能再直接访问了。间接访问private成员变量,就是定义一对儿Getter/Setter方法必须叫setXxx或者是getXxx
命名规则。对于Getter来说,不能有参数,返回值类型和成员变量对应;对于Setter来说,不能有返回值,参数类型和成员变量对应。
封装就是将一些细节信息隐藏起来,对于外界不可见。
问题描述:定义Person的年龄时,无法阻止不合理的数值被设置进来。
解决方案:用private关键字将需要保护的成员变量进行修饰。
构造方法是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方法,当我们通过关键字new来创建对象时,其实就是在调用构造方法。格式:
public 类名称(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) {
方法体
}
注意事项:
public Student() {}当方法的局部变量和类的成员变量重名的时候,根据“就近原则”,优先使用局部变量。
如果需要访问本类当中的成员变量,需要使用this关键字。格式:
this.成员变量名
“通过谁调用的方法,谁就是this。”
例如:
public class Person {
String name; // 我自己的名字
// 参数name是对方的名字
// 成员变量name是自己的名字
public void sayHello(String name) {
System.out.println(name + ",你好。我是" + this.name);
System.out.println(this);
}
}
一个标准的类通常要拥有下面四个组成部分:
private关键字修饰Getter/Setter方法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全参数的构造方法这样标准的类也叫做Java Bean
例如:标准的学生类
public class Student {
private String name; // 姓名
private int age; // 年龄
public Student() {
}
public Student(String name, int age) 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age = age;
}
public String getName() {
return name;
}
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ame) {
this.name = name;
}
public int getAge() {
return age;
}
public void setAge(int age) {
this.age = age;
}
}